当前位置: 首页 / 房产 / 楼市资讯 / 正文

top_banner_自定义广告.png

正在阅读: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78家央企退出是房市的重大利好

转载 发布:2010/3/31 14:55:09 来源:北京房产 163 阅读

昨日下午,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公布了央企地产业务的具体情况。国资委表示,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,还有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,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,要退出房地产业务。

“调控房市,稳定房价”是今年全国“两会”上贯穿始终的话题,温总理和各部委官员言辞恳切的话语抚慰了人们焦虑的心。“两会”结束以后,众多央企高价拿地的豪壮之举再次引发公众的不安:房市是不是又要插翅起飞?现在,国资委在众声喧哗中下达了“退市令”,给那些没有“资质”却争相入市的央企勒紧了缰绳。

细看国资委给出的允许从事房地产业的16家央企的名单,各有子公司刚刚在北京拿下天价地的中国远洋、中信集团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不在其列。按照国资委的部署,他们可能还要完成“已实施项目的阶段性工作”,但今后再想拿地建房是没有机会了。可见,“78家央企退出房市”是一记实实在在的重拳,没有留下含糊其辞的表述和可进可退的空间,它必将对房地产业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首先,这一政策有望改变央企巨额资金不断入市推高房价的态势。央企有着垄断经营的天然便利,又得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倾斜,拥有其他企业远不能比的廉价而充足的资本。在房地产暴利的诱惑之下,很多央企偏离了自己的“主航道”,在2009年大规模进军房地产,一百多家央企中约有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。央企一掷亿金的豪迈使房地产的开发成本骤升,“面粉贵过面包”的价格倒挂不断上演。虽然按照统计数字,2009年央企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收入的5%,但央企开发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大型城市,而大型城市正是房市的晴雨表,也是房价上涨最快、泡沫积聚最多的地方。如果任凭央企争先恐后地入市搅风搅雨,不但加剧了房市里的不公平竞争,也会使稳定房价成为一句空话。同时,它将带动国家和民间的财富不断向房市集中,使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。因而,给“捞过界”的央企套上笼头,等于是祭出了一件重建秩序的调控利器,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高了保险系数。

“退市令”的另一层意义是避免了央企集体“走火入魔”,危及中国实体经济的安全。央企主要从事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、国防安全、信息安全的行业,比如石油、石化、电力、铁道、通讯、航海、航空、航天、军工等行业。实际上,央企从来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,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外,它们也承担着国家分派的战略任务,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。如果央企都丢下主业去操弄钢筋水泥了,中国的实体经济势必出现空壳化的现象。因而,国资委重申央企“盖房”的资质问题,等于是为实体经济留存元气,为中国保持发展后劲创造条件。

也许有人会说,央企参加土地竞价是市场行为,国资委让那些央企退出房市没有法律依据。这种质疑似是而非。按照《公司法》规定,国资委主要负责央企的人事变动和业绩考核,以及重大事项决定。众多央企变更产业发展方向,当属重大事项,国资委出手正当其时,责无旁贷。

当下,只要把房价稳住了,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能解决,房地产鲸吸财富之势就能扭转,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有可能实现。因而,这一“退市令”实乃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。当然,这仅仅是刮向热得发烫的楼市的一股清风,那些央企是否能令行禁止地退出而不以其他方式兴风作浪,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。而且,即便“越位”央企退出了,原先的地产大鳄和热衷“土地财政”者仍在,没有其他后续的调控政策也无济于事。但无论如何,“78家央企退出房市”释放出了无可置疑的信号:政府决意稳定房价,说到做到。它不仅是对“越位”央企的限制,也是对其他攫利者的警告。所有的火中取栗者都应该掂量一下,是不是还要继续吹大房市里的泡沫?

相关楼盘

自定义HTML广告位